3/1/14

美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美國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Title IX)於1972年通過,做為美國教育相關政策及法規上實現性別平等的法源依據。雖然許多美國人都只知道該法保障了女性學生擁有和男性學生相同的運動資源和機會,但其實該法規範了所有接受聯邦資助的學校,要求其對男女學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因此,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也同時觸及到了其他相關的教育議題。
首先是男女是否應該分校的爭議。雖然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單一性別的教育環境並不會改善學生的學業表現,反而會加深學生在性別上的刻板印象,但近年來採行男女分校的美國公立學校卻有激增的趨勢。原因是2006年美國教育部宣佈了新的規定,讓公立學校得以實施男女分校或分班。而這些學校更引用一些具有爭議的科學研究來說明男女學生需要的教育環境不同,以合理化其政策,像是:
  • 男學生需要競爭性強的學習性環境,而女學生則需要互相合作才能成功,競爭的壓力對她們的學習沒有幫助。
  • 當樹立權威時,老師不應該對男學生微笑,因為男生的天性會將此視為軟弱的表徵。
  • 在接受測驗時,女生不應該限制她們的受測時間,因為她們的腦子不像男生一樣可以在限時的狀況下正常運作。
  • 男生的數學會比女生好的原因是男生的身體每天都會分泌大量的男性荷爾蒙,而女生只有在雌激素大量分泌的日子才會對數學理論有比較好的理解能力。
雖然這些看法被視為男女大腦差異的新發現,但其實它們只是加深了傳統的刻板印象而已。實施男女分校或分班不只沒有為學生們帶來教育上的好處,更讓學生無法適應兩性共存的真實社會,像是職場及家庭等等。
其次則是校園性暴力的議題。當學生受到性侵害或性騷擾時,他們的平等受教權也就被剝奪了。所以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也針對這一點做出規範,要求學校必須保護學生不受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影響,確保他們能繼續正常學習。
雖然已經有許多規範和改革來努力改善女大學生及女研究生的學習環境,像是將四月訂為防止性騷擾宣導月,但無論是中小學或是大學,據報每年仍有相當高比例的女學生受到性騷擾。
最後則是未成年懷孕及生子的議題。學生一旦懷孕或是生子,他們將很難順利完成其學業。大約有七成的未成年少女為了生育孩子而輟學,而根據證據指出,學校常見的一些非法的歧視措施,正是造成此一高輟學率的主因。
雖然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已經明定,學校不得將懷孕或是生子的學生退學,但許多學校並沒有積極地對這些學生提供必要的協助,反而是處罰他們。許多女學生指出,當她們懷孕了或是生下孩子之後,她們的校長、輔導老師或是班導師會逼她們離開,去上其他替代性的學校,接受比較次級的教育。
就算留在學校裏,這些學生也會遭受到歧視。常見的不平等措施,像是不准學生以產檢為由請病假或事假,老師拒絕為這些學生補課或是幫助她們追上教學進度,學校人員會以違反道德規範為由,禁止她們參與學校活動,或是對她們說出輕蔑、打擊或非難的不當言論。
學生有權完成他們的學業,無論他們的性別為何,或她們是否懷孕。雖然已經有了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的保護,但實際落實到執行面時,仍有許多的問題需要更多的關注以及努力才能獲得解決。
資料來源: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休士頓教育組 周汶昊摘譯

主題:性別平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