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

教育工作者願意優先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嗎?

 


隨著美國各州紛制定疫苗推廣計畫,部分州長(亞利桑那州、肯塔基州和猶他州)宣布優先安排教育工作者接種疫苗,期望藉此讓學校能安全順利地進行面授教學。目前學生無法立即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加以校園裡的教育工作者是疫情的高風險族群,考量其健康及安全,仍有聲浪反對重新開啟校園。

儘管多數學校員工引頸期盼新冠狀肺炎疫苗,現今仍有教育工作者拒絕立即接種。「教育週報」研究中心於20201118日及19日對913名學區主管、校長及教師進行的線上全國性調查發現,有29%無意願接種疫苗。

另據同年1130日至128日全美Kaiser 家庭基金會之調查,儘管新冠肺炎疫苗已經科學家證實其安全性且將免費提供給民眾,27%美國人表示可能或肯定不會接種,調查結果指出民眾對疫苗質疑性甚高:美聯社與芝加哥大學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註1)於123日至7日一項共同調查顯示,26%美國成年人不會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另有27%表示不確定。

Kaiser家庭基金會調查發現對接種疫苗產生質疑主因是擔心其潛在的副作用、對政府確保疫苗安全與有效的能力缺乏信心、憂心疫苗過於新穎及開發過程被政治化。

北卡羅來納州高中化學老師Bobby Padgett表示政府將疫情政治化且無充足時間理解疫苗副作用,若能取得更多有效數據,於2021-22學年前接種疫苗將使人更加安心。

但專家則敦促大眾儘快接種疫苗。費城兒童醫院公共衛生和疫苗專家Dr. Angela Shen表示接種疫苗益處明顯大於其風險。

 

1: 芝加哥大學NORC是客觀且無黨派之研究機構,提供可靠的數據與嚴格的分析。


資料提供時間:2020.12.29

撰稿人/譯稿人:黃淑貞

 

資料來源:20201221

 

Educ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week.org/leadership/school-workers-may-get-early-shot-at-covid-19-vaccine-will-they-take-it/2020/12

 

 

 

 

12/22/20

學生是否強制施打新冠肺炎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顛覆全美學校正常運作,許多教育者、決策者、家長和學生都把回歸日常的期望寄託於疫苗研製。

一旦疫苗被廣泛使用,立法者會讓家庭選擇接種疫苗,還是規定學童需接種疫苗後方能就學?民調顯示,多數美國民眾對新研製之疫苗仍採猶豫態度。

202011月公佈的蓋洛普(Gallup poll)民意調查顯示58%美國成年人有意願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不願接種的主因是疫苗的研製速度。44%教育者於近期「教育週報」研究中心民意調查中表態若新冠肺炎疫苗問世則有意願接種;另27%仍猶豫未決。儘管各州有強制接種疫苗的最終權力,但是否強制執行仍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免疫行動聯盟」(Immunization Action Coalition, IAC)是一全國性推廣疫苗和疫苗教育的團體,其副主任Kelly Moore表示,疫苗是全新產物,首要任務是教育大眾。

各州能否强制學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仍是漫漫長路,輝瑞(Pfizer)是目前3家疫苗製藥公司之一,已著手進行12歲及以上的兒童測試,預計於2020/21學年兒童將有機會接種疫苗。

當疫苗問世,美國各州有權根據1905年最高法院的裁決,強制要求接種疫苗。全美50州學童於入學前需接種脊髓灰質炎、麻疹和破傷風等疫苗。然而,多州允許家庭出於宗教或個人原因選擇不接種。國家高層甫開始討論學童與其他人口是否需接新冠肺炎疫苗之議題。田納西州州長Bill Lee近期於記者會上表示,學童有權選擇是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賓州衛生廳長也表示,該州不會要求學生接種疫苗。今年8月,新墨西哥州州長Michelle Lujan Grisham表示學童是該州考慮接種疫苗的族群之一。

學校面臨接種疫苗的挑戰為何?

IAC副主任表示,學童於上公立學校前接種疫苗為常規性要求,以確保學生處於安全環境,但強制接種全新疫苗的標準作業卻不盡相同。

新冠肺炎疫苗還有未被臨床試驗證實的問題,比如疫苗防護效期、對兒童的效應及是否有罕見或長期的副作用。疫苗啟用立即監測疫苗安全性並於早期獲取許多相知識若結果有特殊助益即可審視是否適用於兒童。部分公共衛生專家擔心立即要求兒童接種新疫苗可能會適得其反。

「德州疫苗宣傳與非營利教育組織」總裁兼首席執行長Allison Winnike表示,即使家相信其背後之科學,若要孩童接種新疫苗時也會猶豫。

目前普遍的趨勢是當新疫苗問世,多數人選擇有待觀察態度,不願自己和孩子成為疫苗前線人選,寧選擇等待1-2年,此將是疫情遠離之過程。若現在美國各州未要求學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並不代表未來也是比照辦理。

對學校而言意味著什麼?

短期而言,學校仍繼續採取保持社交距離及配戴口罩措施。至多久才能恢復正常,將取決於成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人。教師可能會優先某些群體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這將有助於控制校內病毒傳播。

W執行長表示學校不僅承擔教育重任,也扮演傳達新冠肺炎疫苗公共衛生信息給學生家庭的重要角色讓家長了解為什麼接種疫苗是安全且重要的? 如何免費或低價取得疫苗接種?

多數家長每天或每周會與學校聯繫,藉由學校傳遞公共衛生資訊確實有效。

對於確保兒童於疫情期間不錯過常規性疫苗接種,學校即扮演重要的角色。公共衛生官員擔心,隨著疫苗接種率總體下降,麻疹等疾病可能死復燃。


資料提供時間:2020.12.22

撰稿人/譯稿人:黃淑貞

 

資料來源:202012

 

Educ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week.org/leadership/will-a-covid-19-vaccine-be-mandatory-for-students/2020/12

 


疫情期間學生期望增進教師交流機會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NEA)和全國家長教師協會(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PTA)最新研究指出中學生學習狀況不如疫情前,學生冀望增加與老師交流機會。

Greenberg Quinlan Rosner 研究中心於202010月針對80013-18歲公立學校學生進行問卷,瞭解疫情對學生及家人在學業、情感和經濟方面造成影響並對青少年進行焦點小組研究。整體而言,學生表示學習狀況不及疫情前。而更年輕的13-15 歲學生,若其家長或監護人無大學學歷,則疫情前後落差更為顯著。

被問及何者對學習有幫助時,學生強調師生間之連結及個別協助,表示現今最有助於學習的4件事為:

增加師生間互動

額外輔導協助趕上學業進度

教師快速評分及反饋

增加與老師一對一交流

NEA理事長Becky Pringle指出,學校領導有責任制定滿足這些需求的日程表,非增加教師額外的工作量,而是與教師合作商討如何重組教育模式以滿足學生需求。從研究中可知,密集輔導是協助學生課業且彌補疫情以來校園關閉造成學習損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數學生想多些時間待在校園,被問及若不考量疫情因素,學生比較喜歡何種上學模式,38%學生希望參與實體面授課,27%選擇面授及線上混合模式,35%偏好全天線上教學。

Greenberg Quinlan Rosner 研究中心副總裁Missy Egelsky受訪時表示,焦點小組中有許多學生對面授課程之質疑主要來自對病毒恐懼。學生擔心自己感染並傳染給家人。Egelsky分享鄉村學生的一席話:我想保護我的家人,因為父母是高風險族群,所以不值得冒險上學。

調查指出近十分之一青少年提及家中有人確診,40%表示有朋友確診生病,36%提及沒一起生活的家人確診,超過56%學生表示狀況尚可。

非裔學生與其他族群相較更可能因疫情陷入經濟困境,37%非裔學生提及家中至少有1名成年人因疫情失去工作,27%拉丁裔學生,23%白人學生與16%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學生也深受影響。

 

 

資料提供時間:2020.12.22

撰稿人/譯稿人:黃淑貞

 

資料來源:20201216

 

Educ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week.org/leadership/survey-students-want-more-opportunities-to-connect-with-teachers-during-the-pandemic/2020/12

 

 

 


駐休士頓代表處 2021年休假日一覽表


 



12/18/20

教育部公告110年留學獎學金甄試簡章 205名額明年開搶



教育部鼓勵優秀青年赴國外(不含大陸地區及香港、澳門)知名大學攻讀博碩士學位,設置留學獎學金,110年留學獎學金提供205個名額,與去年相仿,留學獎學金甄試報名期間自110年1月11日上午8時30分起至110年2月8日中午12時止。

 教育部留學獎學金一般生每名每年核發1萬6000美元,受獎年限最長2年;特殊生(勵學優秀生、原住民生及身心障礙生)每名每年核發3萬美元,受獎年限最長3年。110年留學獎學金提供205個名額,包括190個一般生名額(一般學群名額155名、選送赴特定國家名額35名)及15個特殊生名額(勵學優秀生、原住民生及身心障礙生各5名) 。  

教育部表示,留學獎學金申請人須於報名截止日前取得國外大學校院博(碩)士入學許可或已在國外博(碩)士班就讀。一般生除「藝術學群」、「建築、規劃與設計學群」及選送赴新南向國家申請人得選擇攻讀碩士或博士課程外,其餘學群均須攻讀博士課程;特殊生則不限學群可選擇攻讀碩士或博士課程。 

至於甄選方式,教育部表示,獎學金甄試採書面審查,擇優錄取,近3年錄取率一般生一般學群約29%,一般生選送赴特定國家約40%,特殊生約67%,歡迎優秀青年學子踴躍申請。 為配合新南向政策及進行全球人才布局,教育部表示,110年留學獎學金持續設置選送學生赴特定國家留學名額,包含新南向國家25名及北歐國家10名,其中新南向國家包含印尼、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汶萊、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等15國共15名;新加坡、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3國10名;且「選送赴新南向國家」申請人得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5102599

12/15/20

疫情期間逾1/4無家可歸學生離開學校

 



美國教育部於20201月報告有150萬名學童無家可歸,該數字為歷史新高。今年秋季疫情迫使學校停課,家庭流動性增高,收容所能力下降致超過42萬學生離開學校。

 

密西根大學非營利無家可歸者教育倡導團體「SchoolHouse Connection and Poverty Solutions」報導,美國49州近1,500個無家者聯絡中心今年秋季所統計的無家可歸學童較去年少28%。因學校關閉加上疫情期間收容所人數管控,導致近70%無家可歸者為失聯狀態。 (最新聯邦數據顯示無家可歸者比去年增長11%,為10年前的2倍。)

 

SchoolHouse Connection」執行長Barbara Duffield聲明,上述數據可能低估疫情期間無家可歸學童人數,儘管2017-18年有2.27%的公立高中生為無家可歸者,但疾病控制中心的青少年風險行為調查數據卻顯示無家可歸的高中生達5%。多數無家可歸學童未居住收容所,而是寄宿其他家庭,這情況在隔離期間惡化。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無家者聯絡中心專員Laura Tucker和紐約市無家者教育專員Sonia Pitzi表示,這群寄宿於他人家庭的無家者被迫離開共用住處後改留宿車上、汽車旅館或露營區。

 

 密蘇里州堪薩斯市無家者聯絡專員Melissa Douglas表示,該市800名無家可歸學童中僅與350名取得聯繫,她整理該州記錄並聯絡密州和堪州地區相關單位,僅找出其中17%無家可歸的青少年,若要追溯學生居家住所或取得聯繫更是難上加難。

 

 Douglas透過《聯邦CARES法案》獲得了1筆贈款,為無家可歸青少年家庭提供300台手機及1-2年免費電信服務,幫助學校與時常遷移的學童取得聯繫。她與同事替團隊創建一個與多條電話線綁定的Google號碼,讓這些家庭方便聯繫團隊。目前學區已優先發送30部手機給高中畢業生與其保持聯絡並協助他們完成學分順利畢業。SHC執行長 Duffield表示團隊持續與各學區合作,透過教師於線上授課時關注視訊背景變化或留意突然不登入線上課程的學生從中找出無家可歸學童。

 

Duffield執行長指出僅18%無家者聯絡中心曾使用聯邦疫情救濟金為無家可歸學童提供教育協助。如Katrina颶風救災計畫中亦含括無家可歸學童專款,但此專款未於疫情期間落實。

 

 無家可歸者長久以來都是被忽略的隱性人口,疫情以來焦點大部分圍繞於是否提供筆電或者個人防護用品給弱勢者,卻未思考如何找回無家可歸學童。

 

 研究指出無家可歸學童關鍵需求為:

 

穩定網際網路64%

 

庇護所或其他緊急住所64%

 

食物47%

 

兒童照護37%

 

醫療照護21.5%

 

 

學校一直是無家可歸學童重要醫療來源,因疫情停止實體課程後,線上問診與衛生用品相形重要,Douglas與其團隊會提供口罩,洗手液以及其他用品以協助有需要的家庭。

 

 紐約無家者教育專員Pitzi則利用貨車把網路熱點、食物及衛生用品帶到露營區,幫助無家可歸學童繼續線上學習。身為COVID-19無家可歸學童的緊急聯繫人,她曽因學童病重而2度被醫院召喚。

 

 


資料提供時間:2020.12.15

撰稿人/譯稿人:黃淑貞

資料來源:20201125

Educ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week.org/leadership/more-than-1-in-4-homeless-students-dropped-off-schools-radar-during-the-pandemic/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