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4

學校與美術館裡的藝文教育


最近有兩份與美國藝文教育有關的研究報告相繼發表,一份著重在美國中、小學提供藝文教育的情形,另一份則著重在非傳統課堂學習環境--也就是美術館--所提供的藝文教育課程與活動。
第一份研究報告是由南方藝文(South Arts)所發表的,該單位是一個非營利藝文組織,他們針對美國南方九個州(阿拉巴馬、佛羅里達、喬治亞、肯塔基、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北卡羅萊納、南卡羅萊納以及田納西)的小學、國中及高中進行調查,總共有44百位中小學校長提供了其服務學校之藝文教育概況。
研究發現,在這些學校所提供的藝文課程裡,平均佔最大比例的課程是音樂課(80)與視覺藝術課(71);相較之下,戲劇課(22)以及舞蹈課(14)的數量並不多。另外,跟全美中小學的學生比起來,美國南方的學生比較沒有機會接觸到音樂與視覺藝術相關的學習活動。
另外,調查數據也指出,這些州大約一半的學校提供相關的藝文課外教學,也有約四分之一的學校會設計下課後的課後藝文活動。只有5%的學校「沒有提供任何藝文教育」。
下表是該研究整理出之9個州的學校藝文教育相關數據。

視覺藝術
舞蹈
音樂
戲劇
阿拉巴馬
41.9%
6.7%
68.7%
14.6%
佛羅里達
82.6%
10.9%
88.7%
8.3%
喬治亞
76.9%
8.8%
86.6%
7.9%
肯塔基
84.4%
39.9%
91.9%
23.7%
路易斯安那
46.0%
7.0%
51.0%
8.0%
密西西比
36.1%
8.2%
57.4%
1.6%
北卡羅萊納
90.4%
9.2%
88.1%
8.1%
南卡羅萊納
86.6%
11.6%
94.4%
12.5%
田納西
74.4%
2.1%
87.0%
3.4%
地區平均
71.2%
13.9%
79.6%
21.6%
全國平均(小學)
83.0%
3.0%
94.0%
4.0%
全國平均(中學)
89.0%
12.0%
91.0%
45.0%
*資料來源:南方藝文,2012-2013學年;國家教育數據中心,1999-20002009-2010
該研究報告同時也介紹了各個學校舞蹈課、視覺藝術課、戲劇課與音樂課的示範課程。研究者總結道,優質的藝文課程「不只提供了藝文知識與技巧,也讓學生接觸到那些校外專業藝文人士的實務與創作世界,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應用這些知識與技巧。」
另一份研究報告名為「美術館教育的未來實務」(Next practice in Art Museum Education),由美術館館長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所提出。該研究完全著重於活動範例之研究與介紹,他們根據全美100個會員美術館為學生們設計的計畫活動,整理出一份摘要簡介。這些計畫活動著眼於創新嘗試與前瞻思考,讓館員們利用館內的作品與資源,提供給小藝術家們豐富多元的藝文活動,像是專為兒童青少年舉辦的藝術研討餐會、藝術家詩歌朗誦課,以及群眾互聯攝影展等等。

資料來源:
Education Week
Arts Education in the South Phase
Next practice in Art Museum Education


休士頓教育組  李知音摘譯

達拉斯資優高中的26歲新校長


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 2014年美國高中排名結果,由德州達拉斯(Dallas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 Texas)獨立學區的資優學校(the Talented and Gifted, TAG)拔得頭籌。師生比例為1:17,總計240名學生與14位老師。學生參與及通過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考試的比率為百分之百。

麥基(Ben Mackey)目前服務於達拉斯獨立學區的資優學校,但因為他年輕的外表,經常被誤認為學校的學生。

2013年時才26歲的麥基,即已被聘任為學區裡最頂尖高中的校長,該校為全美知名高中,並且為吸引學區裡最多聰明學生前往就讀的資優生學校(Talented and Gifted magnet school)

麥基是達拉斯獨立學區裡最年輕的校長,學校某些教職員的年紀甚至都可以當他的爺爺或奶奶了,但他憑藉著具公信力的推薦信以及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教育領導學碩士學位,成功地為自己爭取到校長一職。前任校長,現為學生家長會會長(Parent Teacher Student Association, PTSA)的維若尼卡貝爾(Veronica Bell)指出,我看到他對教育的責任感、熱誠和執著。
資優生學校當了16年校長,現已退休的麥可賽塔雷諾(F. Michael Satarino)說:「在他身上,我看到某些特殊才能。此外,年紀並不是讓你成為優秀校長的因素,更不是從中國(China)拿幾個學位就可以。你必需具有天賦、有精力並且有決心做好你的工作才行,因為校長職務是份很吃重的工作。」

一個只有4年教育相關領域經驗的第一年新校長,麥基還在學習與摸索。他不得不承認他剛開始接下全國最優秀的公立學校校長一職時,確實感到有點害怕。他說:「我完全明白這份工作的重責大任。」所以他向賽塔雷諾尋求協助,聽取他的建議。
2013-2014學年,麥基是達拉斯獨立學區63位新任校長的其中一位。根據一項數據顯示,40歲以下的校長人數從原本的45位增加到73位,而麥基是唯一一位20幾歲的校長,第二與第三年輕的新校長都是30歲。
2012年走馬上任的達拉斯獨立學區總監麥可邁爾斯(Mike Miles)非常歡迎他旗下有年輕人擔任領導職務。他手下第一位人力資源部門主任,查爾斯格羅佛(Charles Glover)接管該部門時才29歲即已開始監督管理學區內的2萬名員工。接任格羅佛工作的卡門達維爾(Carmen Darville) 現年29歲。

邁爾斯說,校長候選人是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審查與篩選出來的,遴選過程包含各式各樣的活動、任務,此外還必需在學區管理人員、學校教職員、家長代表以及高中學生代表評審團前露面。邁爾斯說,他重視的是候選人的領導能力、決策能力以及勝任該職的能力。「我試著找到一位具領導力且能幫助學校成長的人。有時不能因為一個人年紀輕,就認定他沒有好的想法。每個人的經驗不盡相同,我不會因此抱有偏見。」

邁爾斯說,嬰兒潮時期的人紛紛退休了,我們需要一群年輕的老師和校長。「這是好還是壞?或許某些人覺得,領導階層職務還是需要由有經驗的人接管,但當我們探討此一議題時,仍需回歸到學校和社區的需求面。」他說,麥基的思辨能力與創新性,正巧符合他的辦學理念。不過,他也會特別注意,因為學年度才則開始,所以他們不應該太早對麥基的表現下定論。

學生家長會會長維若尼卡貝爾說,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還不錯。「他的任務就是挑戰學校裡的每一位學生,並且設法知道他們的學習熱誠。」麥基比起他所領導的23人教職員團隊裡的任何一個人都年輕,年紀最長的一位老師是69歲,然而,教職員之間的年齡差距對於各班課程進行並沒有影響。

麥基在走廊上和學生打招呼時,可以一一叫出他們的名字。有時他會給學生適時的建議與勸導,例如:有一次他看到學生手上拿著一罐精力飲料,他即提醒學生:「這個對你的身體健康不好。」另外,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學生帶著一把塑膠道具刀子,他隨即將刀子没收。
或許有人會說,一所擁有學區內眾多聰明學生的模範學校,自然而然可以表現得很好。賽塔雷諾覺得並不盡然。他說,學校需要一位能為課堂裡的每一秒鐘爭取最佳學習成效的領導者,同時要確保老師不會被過多的會議或繁雜的瑣事影響到教學品質。

賽塔雷諾說:「能夠維持高教學品質的老師就是好老師。」

他說,至於麥基的表現如何,只要等到學期末,看國家優秀候選人名單有誰以及留任老師人數,就可以見真章了。這個學年,學校老師的留任情況為百分之百。

達拉斯獨立學區教育委員劉布雷克博恩(Lew Blackburn)開玩笑地說,當他見到麥基時他試著不表現出太驚訝的表情。他說,到目前為止他並沒有聽到那些全力想要保護學校的家長有什麼抱怨,這是一個好現象。「如果我沒有聽到任何負面的事情,那我就假設一切都沒問題,除非我有聽到一些什麼不好的事。」

麥基計畫在他擔任校長的第一年做出一些評估報告。他說:「一上任就一頭栽進去而且不明究理的做出改變實在非明智之舉。學校原本就有不錯的教學方針和計畫。」

麥基一開始並非學教育相關科系,他在甘斯菲爾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 in Gaineville)念學士學位課程時主修財政金融與歷史。當時,他並不想從事金融相關行業,也不知道學歷史可以有什麼相關工作可做。他說,他有種被搶的感覺,因為在他付出昂貴的學費拿到大學學位之後,他仍不知道他可以做什麼。

但他的人生方向在他大四參加就業博覽會時,有了轉變。當在他走到一個「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的攤位前時,聽到一個很受歡迎的教師招募計畫。他在2009年加入了該計畫組織,並且在密西西比州 (Mississippi)郊區一所高中工作了3年。

在喬格雷芬(Joe Griffin)當密西西州比蘿絲戴爾市的西伯利福高中(West Bolivar High School in Rosedale, Mississippi)校長前,麥基已經離開該所高中,但格雷芬說,麥基的好名聲一直被流傳著。他在這裡當數學老師、在數學部門擔任主任並且獲選為2010-11年最佳年度教師。

格雷芬說:「麥基在這留下了一則傳奇。孩子們都很愛他,他教出的學生們在考試上皆獲得很好的分數。」麥基在2012年離開西伯利福高中,並前往哈佛(Harvard)攻讀學校領導碩士學位。同時,他在麻薩諸塞州德契施特郡科德門學院特許公立學校(Codman Academy Charter Public School in Dorchester, Massachusetts)最後一學年時,完成校長實習。在特許公立學校時,他一週花20小時訪談教師與收集資料,以找出最好的應用教學實例。

該特許學校校長塔比狄布朗(Thabiti Brown)說:「麥基很優秀,他是一個很細心、有同理心,而且有自信心的人。」

麥基說,他是被達拉斯獨立學區在教育改革上所做的努力所吸引。

學生家長會主席貝爾(Bell)說,麥基的父母親住在該區域,那也是他選擇達拉斯獨立學區的原因之一。她說:「他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他想要長久待在這裡的意願,對他們而言意義再重大不過。」

麥基20137月被聘任時的基本年薪為99,960美元。當他被問及未來五年內,他將會在哪時,他指向那一層有他辦公室的樓層。

主題類別:年度最佳校長
資料來源:Dallas News
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high-schools
http://www.dallasnews.com/news/education/headlines/20131030-26-year-old-is-new-principal-of-dallas-high-school-for-the-gifted.ece
駐休士頓教育組 李睿騰 摘譯


世針聯休士頓召開年會 中西醫交流把握良機


由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辦,華美中醫學院暨休士頓市政府共同承辦的世界針灸學會及結合醫學學術會議,今(2014)年將於1031日至112日在美國德州休士頓舉行,預估將有超過1千位全球中西醫臨床、研究人員以及醫學教育人員出席。

駐休士頓教育組服務區華美中醫學院為我旅美中國醫藥專家梁慎平醫師所創辦,梁醫師於臺北醫學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夏威夷深造並獲得針灸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中醫協會會長、於美國德州創立華美中醫學院,更是第一位臺灣人士擔任世界針灸聯合會執行主席。

梁醫師表示,休士頓是美國西醫的中心,這次針灸學術會議在該城市舉辦,正好可以讓美國西醫界對中醫領域有更深入的瞭解,包括日本、大陸、韓國以及歐洲等國都會有代表出席與會,他期盼國內醫學院校與學者專家均能前往全世界最大的綜合醫療中心休士頓參與盛會,以增進國內與世界中醫領域研究合作與互動機會。

過去臺灣大多是學者以個人身分參加發表,今年他擔任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執行主席,在駐休士頓教育組協助安排下,於6月初赴臺訪問並鼓勵國內學校組團參加,一方面可藉此展現臺灣的中醫科學研究成果,同時可瞭解世界各國中醫科研進展,並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梁慎平醫師

                                                                                                                                      
日期:2014620
發稿單位:駐休士頓辦事處教育組




美中醫學院院長捐資百萬 設中藥科研基金


駐休士頓教育組服務區的華美中醫學院,為我旅美中國醫藥專家梁慎平醫師所創辦,梁院長於臺北醫學大學畢業後,即前往美國夏威夷深造並獲得針灸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中醫協會會長並在美國德州創立華美中醫學院,更是第一位擔任世界針灸聯合會執行主席的臺灣人。
梁院長在美行醫多年,並秉持服務人群、弘揚光大我國傳統醫學之使命,多年來奔走美國各地,傳揚我國傳統醫學道術,不遺餘力,有鑒於中醫道統之博大精深,於1989年創辦華美中醫學院,為由國人所主導之中醫學院中,唯一在美通過美國南部大學校院協會高等教育審議委員(SACS-COC)認證之中醫學院。該校辦學績效優異,目前已與臺北醫學大學建立姊妹校盟約,並研議教育合作,開設全英語課程,招收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各國外籍生,同時授予美國學位。

為回饋臺灣和提攜後進,梁院長於本(2014)4月捐資百萬臺幣給臺北醫學大學,作為傳統醫學科學研究基金。

梁院長表示,臺灣學校有很好的設備,但面臨學生來源不足問題,若是能拓展海外市場,吸收海外學生赴臺,不只能解決生源問題,同時臺灣學生也可以藉此增加國際觀,而海外學生也會因此對臺灣社會與人文有更深入的瞭解,可說是一舉數得。此外,中藥是臺灣的一大外銷財源,但若墨守成規,科研沒有進步,拿不出有效證明,中藥就可能被淘汰,因此他率先拋磚引玉,雖然100萬臺幣不是很大的數字,但希望能鼓勵從事中藥科研的學者,能夠繼續投入,有更多學術發表。
華美中醫學院梁慎平院長


                                                                                                                                      
日期:2014620
發稿單位:駐休士頓辦事處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