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5

德州美國歷史教育爭議



歷史的意義在於教會人們反省,而歷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在於避免同樣的錯誤再發生,給予不同族群更多彼此了解過去的機會,相互尊重,消弭歧見,尋求平等。在美國,對抗種族歧視是一場艱辛的戰役,而且必須從小就從學校教育著手打底,若是沒有積極的課程設計或是忠於史實的教科書,要想消排外思想或是歧視觀念無異是緣木求魚。

被稱為孤星之州的德州,素以阿拉莫戰役、達拉斯牛仔隊、啤酒及石油業聞名,不僅是全美人口第二多的大州,也被許多人視為美國南方特有好客風情的代表中心,但德州長期以來做為右派激進思想人士的政治舞台,對於美國歷史一直有著自己的解釋方式。

90年代開始,保守的當權派就把持了德州教育委員會(Texa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SBOE),努力將不當的愛國及侵略主義編入該州歷史教育課綱中。而因為德州是教科書的大市場之一,德州教委會得以藉此控制出版商如何編寫歷史教科書,並影響全美的歷史教育。之前的爭議焦點包括了性教育內容、以創造論取代演化論、污染及氣候變遷原因、民權及奴隸制度的歷史等等。

而最新的發展,則是德州教委會提議拒絕採用頒行全國的大學先修班(advanced placementAP班)歷史課程大綱,認為該課程內容充滿「反美國主義」,是左派分子打算控制美國歷史教育的陰謀,因此在最近決議德州學生只需要上德州要求的歷史課程即可。

其中,對於殖民主義歷史的一系列漂白作法更是充滿爭議。根據歷史學者安德森(Gary Clayton Anderson)的著作,在18201875年之間,西方殖民主義將大量的開拓者帶入了今天的德州地域,他們運用武力將原住民部落趕出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而這些貧苦的原住民後來不是被迫離開是被集中在特定的保留區。後來德州從19世紀開始就成了種族歧視的溫床,衍生出種種不平等的現象,像是20世紀初的私刑氾濫,有色人種族群過高的入獄比例、以及對非法移民的不友善政策等。

這些殖民主義、種族隔離和歧視的遺緒,至今仍然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在德州,就連學校也無法倖免。像是三月份北德州的一高中籃球賽,學生就舉著「白色力量」的爭議性標語為校隊加油;一月時,聖安東尼奧的一場女子籃球賽中,現場加油的觀眾就以「美國隊」來稱呼白人為主體的主隊,而她們的對手則是以拉丁美裔族群的球員組成,儼然將「美國」及「白人」劃上等號。

上個月初,德州大學的兄弟會成員也以「守衛邊界」為主題舉行了充滿種族歧視色彩的派對,為了重現早期西部的場景,有些參加者穿著工人服裝或南美人的民族服飾,像是斗篷或墨西哥帽,另一群人則是打扮成穿著迷服裝的軍人。這裏的大學生還曾組織「追緝非法移民日」的活動,參加者故意模仿綁架未持有合法證件工作者,來交換25美元的獎勵。

如果德州教委會再以偏頗及漂白的不當手法進行歷史教育,以上這些不當歧視的校園現象就不會消失,下一代的德州年輕人將無法矯正歷史的錯誤。而由於德州在教育上的市場影響力,這樣的負面效應也將讓原本就已分裂的美國更走向極端。

資料來源:Truthout

休士頓教育組 周汶昊Wen-hao Chou摘譯